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孩子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

孩子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

2024-03-22 13:56 734

已有1条回答

柠萌小五

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时,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玩手机的规则,规定他在什么时候才能玩手机,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。电子产品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,完全禁止孩子玩是不现实的,让他正确利用才能根本解决问题。

孩子沉迷于手机该怎么处理比较好

1、要“约法三章”,鼓励孩子与手机做个“约定”

在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或是偷玩手机不能自拔时,我们要“约法三章”,鼓励孩子与手机做个“约定”——玩可以,但要约定时间、规则,也不能偷玩,一旦违反,就要自己承担后果。

每天玩多长时间,玩什么等这些具体约定的内容,可以坐下与孩子一起协商讨论,让孩子有参与感,不是家长在独断专行。而一旦达成协议就必须遵守,说话算数,否则自己承担后果。

2、父母在家要做好榜样,不做“低头族”

孩子就是一张白纸,而家长的行为会给这张白纸添上丰富多彩的色彩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。家长自己要不做“低头族”,学会主动放下手机,利用空余时间多陪陪孩子,与孩子一起多读读书,让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;与孩子一起去户外进行一些体育运动,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促进亲子关系。

3、家长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让孩子动起来

对于孩子沉迷于手机这件事,家长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家长多关注孩子的特长,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并让他有展示特长的机会,从中感受到乐趣。

让孩子动起来,就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,比如游泳、篮球、羽毛球、足球等,在学校家长还可以与老师多沟通,比如节假日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,亲近大自然。

4、正确认识手机的两面性

家长要知道手机是一把双刃剑,不要否定手机对孩子的积极影响。因为说手机中的很多信息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益的,比如百科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;新闻能帮助孩子了解世界;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;一些影视,电子书,电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。

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沉迷于手机就没收他的手机,而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这些信息,不然只会导致孩子非常叛逆,和他发生冲突。

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有哪些?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

危害一: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。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手机的话,孩子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手机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,变得不爱学习。因为此时孩子的价值观还不是很成熟,还处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状态,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价值观的影响而致使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偏差。

在现在的网络上有许多不读书,但是也拥有很多粉丝的网红或者主播。孩子容易受到这种“网红文化”的冲击,认为读书无用,如果孩子建立了这种价值观,那么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。

危害二: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。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世界中,就会缺乏与父母和外界的交流,影响亲子关系。也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,甚至不愿意与别人交谈,只想沉静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,长期下来会造成交流障碍,不爱亲近人。

危害三:影响视力。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,可能对眼有损害。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,容易导致眼轴延长,从而造成视力下降,发生近视等。

危害四:更容易冲动、控制力差。孩子沉迷于手机会更容易伴随冲动情绪、行为,控制力也会降低。不利于孩子学习、生活中对自己的规则意识的约束。

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该怎么办?怎么让亲子沟通更有效

第一、跟孩子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

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个体,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,越骂越不听,人的大脑有个特性,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亲子关系中的沟通艺术真的特别重要,首先一定要走心,但其次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的,跟孩子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。

第二、家长要观察孩子倾听兴趣

如若孩子已经失去兴趣,及时转移话题。家长有必要在和孩子说话时养成一个新观念,那就是要格外注意有效沟通这个原则。既然孩子已经失去了倾听的耐心,如果你还要说个没完,自然会让孩子“怕”了你。

当孩子开始左顾右盼时,家长必须要及时转移话题,让孩子从倾听的厌倦感上及时解脱出来。但是如何转移话题也是技巧活儿,如讲一个小笑话,或者和孩子开个小玩笑,或做做小游戏等。

第三、父母坚守底线,不纵容孩子

当孩子对抗父母的时候,父母使用了很多方法却无法让孩子妥协,最后父母崩溃妥协。如果父母妥协,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纵容。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坚守自己的底线:争取到孩子,让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,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行,不行就是不行。

当孩子在对抗父母、做错事的时候,父母要用温和的态度让孩子知道:父母说不可以的时候,是真的不可以。此时不要用唠叨、嘲讽、侮辱的语言让孩子妥协,这只会让孩子“对抗心理”更强。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