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33
初中跟高中的学习方法侧重点不同,初中重记忆,高中重理解。初中人际关系比较单纯,高中人际关系相对复杂些,人也成熟些。初中可能走读,高中可能要住校,那么高一的孩子该怎么教育?
1、家长给高一孩子正确的指引
刚上高一的学生难免会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,也会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找寻伙伴,这样才不会显得孤单。
家长应该多留心孩子的一举一动,在高一的一切还没有安定的开始之期,多多鼓励孩子,传达正确的交友观念。
2、时常关注孩子的动向以便引导
高一的孩子们还都是不成熟的,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闹矛盾,这时家长就应该适当开导孩子,教授孩子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一些经验,供孩子么参考学习。
01-11 阅读全文>
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拿走手机是干什么了,如果是玩游戏了,那么这时候家长要耐心的教导孩子,不要沉迷游戏,否则耽误学业。如果孩子拿手机是学习用的,那么家长就不要太束缚孩子了。
孩子偷拿手机应该怎么教育
如果发现孩子偷玩手机,家长需要与孩子坐下来谈一谈,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家长可以告诉孩子,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眼睛、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,同时也会造成学习和社交问题。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规矩,限制使用时间,并约定好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措施。
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找到其他有趣的活动来代替使用手机,如户外运动、读书和手工制作等。
04-17 阅读全文>
最重要的就是平时多跟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,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,让孩子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,慢慢的才会有改善。
对不爱读书的孩子该怎么教育
1、对于比较小的孩子,父母可以一起读一些有关上学的绘本故事,让他们了解一下上学这件事是多么美好,讲一些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乐趣,自然他们对上学就会有所期待和憧憬。也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准备上学的学校参观,这样可以先熟悉环境,就比较容易接受去上学这件事。
2、当孩子表现出对上学很是抗拒时,家长切勿大声呵斥和硬逼着去上学,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,更会产生上学恐惧。刚开始几天大人可以慢慢和孩子沟通,并且亲自接送上学,这样会有一个过渡期,等慢慢适应了,就鼓励他们自己坐校车去上学,放学提前在家门口等孩子回来。
3、孩子不愿意上学,对上学恐惧,家长首先需要耐心对待,不要对其施加压力和恐吓。先了解恐惧上学的原因,然后根据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4、学校学习竞争压力大,如果学习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。适当的给予鼓励,跟孩子商量报一些补习班,当学习有进步时,要及时给予表扬,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,而不是成绩差就遭到排斥和冷落。
03-14 阅读全文>
对孩子的感恩教育,要从孩子对善恶美丑的认知以及其情感维度方面着手,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,一言一行中慢慢培养,另外,如果家长懂得感恩,那么孩子也会习得性的学习和效仿的。
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该怎么教育
1、学会换位思考。要想让孩子心存感恩就得先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,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并非以自我为中心,这样才能够慢慢地学会理解他人,从而学会换位思考。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,家长就需要对孩子加强感恩教育。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充分但又无私的爱,感恩他的到来。这样孩子才会慢慢被感染,从而最终学会爱父母,感恩父母。
2、学会去爱。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会感激父母,对世界充满感激之心的。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学会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去关爱他人,就需要先对孩子充满爱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无私的、满满的爱。
3、营造有爱家庭环境。要想让孩子懂得爱,学会表达爱,父母也应该多为孩子营造有爱的家庭环境,制造更多表达情感的机会,而非过分在意孩子行为或者成绩的好坏。
4、创造仪式感。让感恩这件事情变得更具仪式感,比如每天在睡觉前,让孩子回忆一下,今天最感谢的是哪一件事情,可能是一顿可口的饭菜,也可能是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的微笑,都是值得感恩的事情。
03-05 阅读全文>
不要临时抱佛脚,平时注意与孩子的沟通,所谓叛逆期,不过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,有了自主意识,能够自己思考,所以家长不再能够一言堂,喋喋不休只会适得其反,尝试与孩子平等对话,倾听孩子的想法。
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教育
1、不要轻易责备孩子,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,肯定都不喜欢被责备,不讲方式不分场合的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,殊不知在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极大的影响。所以批评孩子之前一定要弄清缘由,注意场合、方式和语气。
2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,孩子也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,不要不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。做孩子的朋友,如果孩子喜欢顶嘴的话,说明他还是很有见识、内涵的,如果引导方法得当,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。
3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,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,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。过度的保护或约束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。温室的花朵是长不大的,所以要让孩子自己在风雨中成长。
4、与孩子共同约定奖惩规则,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,共同约定的规则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,同时父母也要严格遵守,不要说孩子做到了一件事情,父母本来答应的最后家长都做不到,那日后如果惩罚孩子的话孩子心理上肯定也是不平衡的。
02-28 阅读全文>
手机作为现在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,家长平时在家里如果没特殊情况还是不要抱这手机看,孩子好奇心很严重,他也知道手机里面可看的东西很多,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,尽量在家里不去看手机,孩子也自然而然不看了,告诉孩子经常看手机视力有影响,当然能听话的孩子不去看手机还是少数,这个还需要家长配合好。
孩子离不开手机父母该怎么教育
首先,我们自己要放下手机,多给孩子一些陪伴,陪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,和孩子进行一些小比赛,并给予孩子一些小奖品(不一定花钱去买),孩子都会很开心,而且更愿意去参与!
其次,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,比如孩子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,背下一篇课文可以玩多长时间的手机,一旦孩子答应了就要严格按照约定来执行,从而锻炼孩子遵守约定的习惯!
第三,家长要对孩子玩手机时的内容进行引导,孩子玩手机无外乎就是看动画片,玩游戏之类的,家长引导好了,能让孩子在玩手机的同事掌握更多的知识也不是一件坏事。
其实归根结底,孩子能否放下手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家长,要改变孩子就要先从家长自身开始改变,还是那句话,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
02-19 阅读全文>
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,大致随着各个学段的分布来体现,不同的阶段就应当有不同的教育方式,从命令式到商量式,再到尊重式,家长的角色也应当要不断变化。
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
第一、要在家庭营造良好的氛围。中国是个礼仪之邦,也很讲究孝道文化。无论是与父辈关系还是夫妻关系,都要做到友好相处、不争不吵,凡事都要做到有商有量,尊老爱幼。小孩在这样的孝道文化环境环境氛围中也会耳濡目染,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习惯。
第二、家长要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,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。尤其在家里,父母亲要在小孩面前多读书、写字,而不是回到家里还继续看手机或玩游戏。这样,孩子会比较认真的完成作业或者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,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,主动完成既有的学习任务。
第三、要学会与孩子互动,促进感情升华。比如说带小孩一起去运动,跑步、游泳、打球等,在锻炼身体之余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。
第四、鼓励小孩主动与人聊天(当然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),提高与人交流及沟通能力,提倡一些他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去完成,鼓励他主动承担责任。
01-16 阅读全文>
Copyright © 2015 -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