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15
孩子进入14岁的时候,也正是孩子处于叛逆期的阶段,因此孩子可能会变的不太爱听父母的话。针对14岁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,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多加关心孩子内心的变化,给孩子温暖,用爱去感化孩子,不要让孩子因为不良的行为习惯,而耽误未来的前程。
14岁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
1、关注孩子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
14岁左右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,其实更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,理解和信任。作为家长,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想一想他们到底需要什么?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听父母?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,放下家长的架子,态度真诚的与孩子进行平等式对话。
并且,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,多听一听孩子在想什么,孩子想表达什么,然后再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。这样的交流和沟通,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。
2、和孩子进行平等轻松的沟通
14岁左右的孩子,更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,希望家长给他们较为宽松的时间和空间,希望家长能够支持理解自己的想法。孩子的心理认知家长必须懂得,并要放平心态,放下架子,创造机会,搭建平台,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。
沟通必须消除提问式交流,消除冰冷对峙式交流。沟通一定是平等、轻松、和谐,自然的进行。只有这样的沟通,才能打开孩子的孩子心扉,孩子才会接受家长的建议,才愿意做自我反思和矫正。
3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
要想让孩子听话,家长就要下定决心从改造自身做起,彻底改变之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,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正常顺畅的沟通渠道,这样才能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。
14岁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的原因
1、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
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,父母一个过于严厉,而一个又一味迁就。这就会导致孩子面对严厉一方表面听话,过后又和迁就一方共同瞒天过海,最后形成了阳奉阴违性格。
2、家长说话爱唠叨
家长说话啰嗦,反复说一件事情。这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觉得自己做了,家长还是会说,所以干脆不听。
3、不良的家庭环境
如果家里的父母整天就是争吵,而且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,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是非常不利的。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变得急躁,性格也会变得暴躁。当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,自己以一种暴力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,那么孩子渐渐就会变得特别的叛逆,不听大人的话。
一个好的家庭和开明的家长,才会成就一个懂事的孩子,严厉和暴力只能把孩子推向叛逆的深渊。当这种状态无法改变的时候,孩子也就形成了不听父母的话的坏习惯,或者是比较不好的性格特点。
12-06 阅读全文>
教育孩子的时候,孩子不可能会一直听从家长们的话,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,比如14岁,这时候孩子们就会越来越反抗家长们,孩子们不听话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,这时候家长们的教育方式是特别重要的。
14岁孩子不听话怎么办
第一、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友善。当和14岁孩子有了矛盾,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年轻的父母往往会控制不住脾气,对孩子大声、用不耐烦、命令的口吻吼叫。事实上,如果你用友善和蔼的态度和孩子说话,孩子更加能听进去。就算是用“忽悠”孩子的方法,也比直接训斥孩子,让孩子产生抵抗心理好。
第二、给孩子适当减负减压。减少孩子的负担也是不错的选择,父母都怀有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想法,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,这样会给14岁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,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就会出现不听话的现象。
第三、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。家长也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,人无完人,而且14岁孩子的一些性格和行为,是遗传自父母以及模仿父母的。在觉得孩子不听话、沉迷手机和游戏的时候,家长也要想想自己做到不玩手机、好好学习或专心陪伴他们了吗?
第四、帮助孩子树立未来的目标。还有一些孩子,一到14岁就焦虑、矛盾、不听话,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,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之后要做什么的孩子,14岁的时候也可能想其他年龄段一样,心无旁骛地为未来努力。家长可以在孩子还小时,就多培养他们的兴趣,帮他找到未来的方向。
14岁孩子不听话的原因
1、家长们老是发火。每个人都有情绪,当孩子到了14岁之后,往往会迎来第一个青春期。在这个阶段里,他们思维变得敏锐,如果引导的方式不对,就会让孩子们变得敏感起来,最为常见的表现,就是不听话。
其实,孩子希望家长,能够心平气和地交流。如果家长做到了这点,孩子才会接受你的建议,有了心里话也愿意跟你分享。
2、希望独立,但方向感不强。这时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,想让自己独立起来,在很多事情上能自己做主,可他们并没有很强的方向感,对未来也非常迷茫,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。
01-31 阅读全文>
孩子不喜欢听父母的话是很正常的,随着小孩年龄的不断长大,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,如果父母在像以前一样,对小孩的教育很唠叨,这样就会让他们的逆反心理很强,有的时候小孩也会失去对父母的耐心,就会顶撞父母,不听父母话。
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
跟孩子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。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个体,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,家长越是管教他们越不听,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但其次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的,跟他们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。
学会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。父母和孩子正确沟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,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,观察他们心态的变动,这都是非常重要的,要让孩子知道下次做事情要小心,要让孩子知道你是担心他受到伤害,这个时候再去和孩子沟通,这样双方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好。
让孩子诚实的表达自己。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无非就是做错事情和不爱做事情,如果家长有一颗包容的心,合理的对待这个问题,孩子和你成为朋友了,也会很自然的把问题告诉你,所以说家长要学会引导小孩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,让他们放下防备之心,愿意将自己的事情都告诉父母。
跟孩子道歉。有些家长碍于面子,他们会端着架子,很少和你沟通,结果俩人之间就存在隔阂了,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学会跟孩子真诚的道歉,明明是自己的错就就要认错,父母的错误示范,是造成小孩负面行为的主要原因,作为父母,我们可千万不要犯这些愚蠢的事情,给他们一个良好的范本。
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的原因
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造孩子。很多家长对小孩的控制欲很强,总是希望孩子什么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父母对小孩的要求太多,只会让小孩越来越不听话,父母适当的干预一定是必须的,关键就是这个度要掌握好,他们能做好的事情,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。
父母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。家长要做的不是学习的榜样,而是做人做事的榜样,你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,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、对家庭负责的责任感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,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因为家长平常只会责怪他们,在小孩面前经常吵架,就会让他讨厌自己的父母。
父母不会和孩子沟通。很多父母在和小孩的沟通过程中,不能做到换位思考,不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常常哪壶不开提哪壶,沟通问题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中也是最普遍存在的问题。要想让小孩听话,父母必须学会怎样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。
家长怎么教育孩子
尊重孩子。每个人都有自尊心,小孩子也一样,不要以为小孩什么都不懂,要想教育好孩子,就要尊重他们,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,要懂得从他们那里接受反馈,先要懂得理解他们,有时候小孩犯错是很正常的,父母要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,而不是只会责怪他们。
制定规则。家长可以给他们制定一个规则,就像家规一样,告诉他们,在这个规则内孩子可以随意做事,释放天性,家长不会干预,但是超过这个规则,父母就会约束他们,当孩子触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规则的时候,家长也要让他们收到一些惩罚,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。
要高质量的陪伴。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不管是哪类型家庭,孩子都需要父母深深的爱,和高质量的陪伴,高质量陪伴,不是说每天待着孩子身边就可以了,家长应该陪伴他们的同时,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,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让他们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。
03-30 阅读全文>
孩子14岁了,不像其他孩子喜欢出去玩,也不喜欢说话,很可能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差,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沟通,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,家长要主动带孩子出去,让孩子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,引导孩子喜欢上说话,愿意和别人交流。
14岁的孩子不愿意出门也不说话怎么办
1、多包容,多陪伴孩子
每个14岁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,有的孩子性格开朗喜欢说话,有的孩子喜欢独处,不愿意出门,家长了解到孩子不出门不愿意讲话时,一定要带着孩子,出去多找小朋友,自己的孩子不敢跟他们玩耍,那么家长也可以加入他们,大家一起做游戏。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,让孩慢慢适应人多的环境。
2、让孩子有一些安全感
在孩子的成长中,父母的关心是对孩子内心的安慰,家长觉得孩子已经14岁,有自己的思想,父母的关心就会减少,但是父母不知道,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关心来获得安全感的,他感觉到了爱,才不会那么恐惧,才不会那么害怕。
家长要多跟小孩子接触,当小孩子有情感需求的时候,多抱抱孩子,多亲亲孩子,孩子有了安全感,才不会害怕跟别的小朋友的接触。
3、不要限制孩子,让孩子多接触一下大自然
多带孩子接触一下大自然,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神奇,让孩子多熟悉一些陌环境,这样孩子出门时就不会再担心对新环境产生害怕,孩子也会变得很有安全感,主动出去玩耍。
4、多鼓励孩子,不要责怪孩子
孩子出门不敢说话,本来就挺恐惧。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在公共场所说话,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反抗情绪,也可能导致孩子自卑,害怕犯错,以后都不敢在人多的时候说话。
5、不要强制
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施加压力,不顾孩子的感受硬是让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,这样反而会让他更加害怕再接触这种场合,父母需要做的是,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、稳定、舒适的社交环境,给他一些时间来缓冲,当他感觉这种社交场合是安全、没有压力时,就会很乐意地表现自己。
6、大人做好榜样
14岁孩子已经可以模仿大人的举止行为,当大人面对新环境,不拘束放得开,与人友好的交流,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,就会学习家长,主动去交流,不再害怕新事物。
14岁的孩子不愿意出门也不说话的原因
1、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,让孩子内心对外界事物充满恐惧,不敢出去玩耍,交朋友。
2、家长有时候对孩子期望过高,让孩子压力过大,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压力,积压在孩子心理。
14岁的孩子不愿意出门也不说话时家长一定要慢慢引导,多孩子有耐心,不要强制孩子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要让孩子慢慢适应,鼓励孩子主动打招呼,主动和别人交流。
02-23 阅读全文>
14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少年阶段了,在这个时期孩子都会出现叛逆的行为,比如说在家的时候不听父母的教诲,和父母有顶嘴的行为,在学校的时候顶撞老师,上课不好好听课,那么对于14岁孩子不听话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呢?
14岁孩子不听话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
1、尊重信任。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灵的成长,渴望自我做主,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否定,其叛逆的心理就会增加,有一种你认为不行,我就要做给您看的念头,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,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缺点,要多注意孩子的优点,对孩子一定的信任,该放手的要放手让孩子去做。
2、多鼓励、少批评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,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进步、成绩和闪光点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也要及时加以鼓励、引导,使其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。多鼓励,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抗拒心理。只有家长恳切的提出希望,使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途,孩子才会进步得更快。
3、下放权利给孩子。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,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。所以,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,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。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,所以,家长不要自作主张,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,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,对安排的不合理处,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,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。
4、多陪伴。现如今大部分的孩子叛逆,都是因为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过少。所以需要我们可以花些时间、花些心思和孩子相处,多了解自己孩子的需求,带孩子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,增进和孩子的亲密感,从而发展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。
14岁孩子不听话怎么回事
1、家长认识上的错误,造成教育方式不当。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,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,方法简单粗暴,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,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,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,商量补救办法,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,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,产生叛逆心理。
2、有自己的想法,有时幼稚。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后,觉得可以为自己以后的人生负责了,但因为认知水平比较有限,所以判断上也有些错误,尽管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,但有些也确实非常幼稚。凭他们的想法,根本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,所以在选择上也会出错。
这一点家长明显可以判断出来,所以会对孩子产生质疑,但孩子并不这么认为,还觉得自己已经大了,不需要父母操这么多的人,所以面对质疑会非常气愤,也产生种抵抗心理。
02-10 阅读全文>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难免会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,这时候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非常重要,千万不要对他们只是一味地指责和惩罚。对于14岁的孩子来说已经进入青春期,是叛逆心理最旺盛的时候,太强的硬教育手段只能适得其反。那么14岁的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该怎么办才好呢?
14岁的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该怎么办
1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
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做错事时,总是会对孩子发脾气责备他们,然而很少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错。这样的指责对孩子是完全没有帮助,甚至可能他们都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,而不认错。所以,在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,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,这样他们才能加以改正。
2、换位思考
很多时候孩子一做错了事,就下意识的用各种谎言来逃避,所以就会引发很多父母的粗暴语言和暴力行为,而家长的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好起来,还会让孩子厌恶父母,从而影响亲子感情。
家长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,并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,指出他的错误,并告诉他:他的错误破会坏了规定,而且还会给别人带来伤害,强调他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,并采取补救,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。
3、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
当孩子做错事时,父母要及时指出他的错误,并及时改正,而不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,一味地批评,指责孩子,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4、要宽容孩子的错误
每一个孩子都是从无知一路成长起来,没有不会犯错的孩子,而且孩子也需要在犯错中,不断地学习和成长。所以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尝试,鼓励并允许孩子犯错,努力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。
14岁的孩子六种心理特征
第一,自我感觉“长大了”,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。
第二,思想在逐渐成熟,但又不完全不成熟,总是喜欢讲歪理。
第三,自我认知处于正在成熟的阶段,会过于自信而形成自负心理。
第四,意志薄弱,适应性差,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。
第五,出现消沉、焦虑、麻木、情感冷漠等不正常的情感。
第六,出现暴躁、报复、易激动、寻求刺激等现象。
12-08 阅读全文>
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孩子自身就会具备自我判断对错的能力,知道什么事是该做的,什么事是错误的,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却很难做到这一点,因为孩子自身发育的不平衡,导致孩子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就有可能出现和父母对着干,甚至是骂父母的情况,那么对于14岁孩子骂父母怎么办呢?
14岁孩子骂父母怎么办
1、要求孩子做事时,要多征求意见
如果孩子不愿做,要询问他怎样做才好,如果按他说的做,成功了,他会高兴,他会觉得父母很看重他。如果失败了更好,他会觉得可能父母说的是对的。
2、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
父母在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,千万不要和孩子硬碰硬。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,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时给予孩子鼓励,孩子做错了千万不要打击孩子,要宽容孩子的错误。
只有做一个善于改变,善于学习的家长,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,接纳孩子的不完美,相信孩子的叛逆问题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。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,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,孩子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3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
平时没事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遇到事情控制情绪,不要急躁。平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时候也要有耐心的进行教导,不然孩子可能就会学习到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,从而出现骂父母的坏习惯。
4、不要使用暴力
很多父母总是指责孩子脾气暴躁,但实际上很多父母在处于情绪失控的环境下,也会展现出自己暴躁的一面,孩子的暴躁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平时的耳濡目染。
大家要清楚,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是一句非常不可取的话。父母的确要在孩子面前设立一些惩罚机制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暴力去鞭打孩子。这样的暴力行为,无论是对孩子的身体,还是心理,都会有极大的伤害,也会给他的人生造成很大的阴影。暴力只会产生暴力,永远都带来不了和平。一个家庭如果充满暴力,那么这个家庭也永远不会幸福。
14岁孩子骂父母什么原因
有的父母对于这样的行为感觉到不在意,完全意识不到孩子自身的错误,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变本加厉,一旦生气就会对父母拳打脚踢,父母一味的忍让,只会让孩子亲眼变得更加嚣张,不会再对父母有畏惧之心。
主观意识强,喜欢和家长对着干。14岁孩子自我主观意识格外的强,一点点不如意或是不顺遂他们心的事情,他们都会变得脾气暴躁,然后加以反抗。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父母当然感受最深,父母想要他们做的事,偏偏不做;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,转眼就忘了;甚至还喜欢和父母谈条件,只有条件谈妥当了,才同意做事情。
11-26 阅读全文>
Copyright © 2015 -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