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48
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,但是家长要是阻止了孩子的这种天性,可能就会让孩子变得内向;但孩子过于活泼好动,又会让家长变得烦躁、缺乏耐心,那么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引导呢?
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引导
1、尊重孩子天性
家长就需要先尊重孩子的天性,欣赏孩子的活泼好动,同时根据这种特点为孩子制定更多的体育运动,让孩子进行活动,给予更宽广的空间,发挥孩子自己的特点。
2、利用游戏进行引导
家长再去进行适时引导,由好动转变成恰当的活动和平静,引导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,比如从10分钟到半小时逐渐过渡。而且好动的孩子通常可以遵守规律,但前提是家长一定要能设计出相对较有趣的游戏和奖赏,然后要对活泼好动的孩子多加鼓励。
08-06 阅读全文>
孩子小的时候仿佛是一张白纸,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,所有的事情都想要去亲身体验。但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,变得注意力不集中,也变得没有规矩,甚至上课的时候打扰课堂秩序,那么过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教育呢?
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教育
1、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
父母要想让孩子有耐心,首先要学会的,是自己有耐心。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,做一些能够培养定力的事情。比如,一起看书、下棋等等。父母在和孩子的不断交流中,会让孩子产生潜移默化,逐步培养出耐心。
2、把培养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幼儿按家长要求做某些事情的时候,总是应付式或心不在焉,而在做他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。家长可以鼓励活泼好动的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,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尝试解答,让孩子在玩耍过程重学习知识。
10-27 阅读全文>
孩子年幼时期,对身边大多数的事物都会非常感兴趣,对新世界的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,而且他们每天的精力也非常旺盛,所以有时候会过于好动,可能会扰乱老师上课的秩序。其实孩子活泼并不是一件坏事,只是需要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。那么对于孩子过于活泼好动怎么办呢?
孩子过于活泼好动怎么办
1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
家长给孩子制定规则,可以让孩子做事情更有仪式感。比如每天晚饭会在六点的时候准时开饭,开饭以后,需要先洗手,洗手之后才能吃饭。吃完饭之后,需要帮助父母收拾桌子,然后再去洗手。直到洗完手之后,晚饭的过程才算彻底结束,或者晚上睡觉之前如何洗漱,睡觉两小时之前不能吃东西之类的。
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,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,让孩子产生一种仪式感,这对培养孩子的耐心非常重要,因为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会有一个稍稍等待的过程,这个等待的过程,慢慢的就会培养出孩子的耐心。
2、满足孩子成为焦点的欲望
09-28 阅读全文>
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?作为父母最基本的是利用小孩关注的事情引导他,逐渐使其能养成注意力集中。多表彰他在平时做得好的事情,效果会好的。
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
1、培养孩子稳定而广泛的兴趣
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孩子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,就会集中注意力,专心致志。此时父母应鼓励孩子把兴趣拓展开来。
2、从事有目的、有意识、有始有终的活动
比如,父母和孩子进行下棋比赛,这是一种有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办法。下棋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的精神。另外,在学习、游戏和做家务的时候,尽量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客观的评判标准,如果孩子做得好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。
01-19 阅读全文>
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么引导?家长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注意力可以集中的大致情况,投入一定精力进行规范的引导训练。若孩子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、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、情绪冲动,并伴有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么引导
家长在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之前,首先明确孩子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,正常情况下,年龄较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就会比较短,注意力容易被分散,家长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,降低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干扰,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注意力训练,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感兴趣的事,如做手工、画画、玩游戏、拼图等,训练时间由5~10分钟开始,之后逐渐延长。
家长在进行注意力训练过程中还应适当进行语言和物质鼓励,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,但不宜采取粗暴、歧视、冷淡、责骂、惩罚措施。除此之外,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习惯,并带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。
若孩子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、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、情绪冲动,并伴有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等表现,则可能是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怎么回事
01-15 阅读全文>
10岁孩子不想上学,家长首先应该引导他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,不想上学是不对的,应放弃这种想法。其次应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。
10岁孩子不想读书怎么引导
首先,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绪,找出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。可能是因为学校里的某些事情使他们感到不安,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课程难度太大。
在家庭中,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,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校情况。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孩子交流,帮助他们解决任何问题和不安情绪。
家长需要鼓励和支持孩子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价值。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,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。
为孩子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,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和有用的体验。可以用一些游戏、电影、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。
04-12 阅读全文>
其实孩子不爱写作业,是有很多原因的,有的孩子可能是在写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所以说大人要多和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。
孩子不肯做作业怎么引导
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孩子,有毅力、努力、坚持,整个过程没有起来偷看一眼电视机等等——也就是你希望孩子以后怎样,就说他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,概括地说,父母要肯定孩子的学习过程,而不看重结果。
至于做作业的过程,家长参与得越少越好。不要陪读,也就是用身体语言告诉他,学习是自己的事情。中途发现孩子做错了,也不要中断他,在孩子做完了以后和他一起检查。孩子来问问题,也不要帮他做,而是帮他一起想办法,永远做到以孩子为主。
最后说一下作业本身的问题。有很多老师会布置大量繁琐的重复性作业,目的是为了加深孩子印象,养成类似“肌肉记忆”的习惯。这种作业对于低龄的学生挫折性很强,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就要站在孩子一边,理性地和老师沟通,减少一些作业量了。
孩子为什么不肯做作业
04-11 阅读全文>
Copyright © 2015 -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