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两个孩子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

两个孩子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

1292

小孩子之间玩耍,总是避免不了争吵。可能是因为一个玩具,也可能是因为分东西没有分均匀。对于小孩子来说,一个糖可能就是他们的全世界,孩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纯粹,喜欢就是喜欢,不喜欢就是不喜欢。因此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现象,父母千万不要因此吵骂批评孩子,对孩子过于严厉,那么两个孩子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

两个孩子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

一、不要一上来就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是与非。

很多家长看到小孩打架的话,就认为这是不对的。其实,这里要明确说明的是孩子之间打架并没有是与非。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打架,就认为谁对谁错。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决孩子们之间的纠纷,还会让孩子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。如果处理不当的话,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好的。

二、如果孩子是因为一点小事打架的话,家长们可以不介入、也不干涉,让他们自己处理就可以了。

小孩打架的时候,如果给父母告状的话,家长要问清原因。如果是因为小事打架的话,家长们不要做过多的介入,甚至可以不干涉。因为只是小事的话,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。而且,很多时候小孩子打架是不需要调节的,他们自己一会儿就会和好了。至于曾经发生的小争执,他们也会忘得一干二净。

03-25 阅读全文>

无论是在哪个学校,学生之间起冲突都是会有的,他们有的往往会聚集在校内打群架,一旦这种事情被学校老师发现,这些参与群架的孩子,基本都会被记过劝退的。还有的男孩子就是喜欢寻事挑事,就是爱和同学打架,那么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

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

1、安抚孩子情绪。

在发生打架事件后,孩子其实是害怕和不安的。父母首先应该安抚孩子,让孩子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,再慢慢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委屈与错误。孩子最大的依靠就是父母,父母如果第一时间是责备和批评孩子,这只会让孩子内心更加逆反。

2、搞清孩子打架的理由。

家长可以首先倾听孩子的说法,然后找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,从而搞清事情的整个起因和过程,然后和孩子一起的处理这件事情。

03-25 阅读全文>

小朋友之间打架是很正常的现象,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谁让着谁的想法,发生冲突了就用打架来解决。不服气的孩子继续找事,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,这让家长也很为难,因为无论怎样处理,在另外一个孩子眼里都是偏袒。那么两个小朋友打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

两个小朋友打架家长应该怎么做

1、让孩子自己去处理

打架属于冲突事件,虽然比较难解决,但孩子将可能会面对社会中更多的冲突,那么,与此相比,小时候的打架则显得像“过家家”似的微不足道。

那么,小朋友能否承受并完美地解决所发生的激烈冲突,就要看他小时候面对冲突时,是如何解决的,有没有独立承担一切的能力。所以,当孩子与人打架后,只有让他自己去处理。让他不断地摸索出来与人相处的方法,才会与人建立恰当的互动关系。

2、家长端正态度

09-26 阅读全文>

家长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,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家长们可以看看书,一定要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看,做一些和学习有关的事,做孩子的榜样。

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

孩子写作业时,首先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,培养孩子先看作业备忘录,预估一下需要的时间,然后准备好学习工具。

父母陪伴孩子时,不要玩手机、电脑、看电视等。可以做自己的工作或者看书,或者看孩子已经完成的作业。

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问家长,先不要教,而是告诉孩子,作业都完成后一起问,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效率。

教孩子题目时,先让孩子认真读题3遍。看看孩子是不理解还是不认真,前者补知识点,后者矫正态度。

04-10 阅读全文>

23岁的已经不能称之为孩子了,已经成年,也应该有了比较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有了自己的想法,这时候你就不应该再用教育这个词,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,和孩子共同探讨。

孩子23岁了还在叛逆期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生活经验,家长的管教方式需要做出相应调整。理解孩子的情感与需求是建立良好家长与孩子关系的基础。站在孩子的视角,试着理解他们的选择,即便这些选择让人难以接受,也是探索自我的一部分。

要建立信任,沟通变得至关重要。毕竟,直接的强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。家长可以试着倾听孩子的声音,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,尊重他们的选择。这样的交流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,还能引导他们更愿意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。比如,可以约定一个家庭讨论时间,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,明确他们心中的需求。

尽管孩子已经成年,家长的责任并不会就此结束。设定合理的家庭规则与期望,帮助孩子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,哪些是不可接受的,也非常重要。通过讨论和协商来达成共识,能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易接受这些界限。这不仅能维护家庭的和谐,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保障。

在这种背景下,自我反思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家庭教育应该引导孩子自我反思,而非直接指责。你可以询问他们为何选择这样的行为,是否考虑过后果,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。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能力,也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。例如,面对不合理的选择时,家长可以问:“你觉得这个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?”这样的提问,会促使孩子深入思考,更加理智。

03-15 阅读全文>

当孩子生气的时候,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情感支持,告诉他父母一直在他身边,并且他的情绪是可以被接受的。然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,引导孩子明确自己的情绪,完成情感的表达。

孩子发泄情绪时家长应该怎么做

一、教会孩子正视现实

正视现实是宣泄情绪的开始,如果孩子不愿意正视现实,那么所有的放松和减压的方式,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。

有时在考试或者受到失败的打击时,如果孩子表现出反常的乐观,父母就应该警惕孩子是否正在逃避,在这种情况下,父母应该主动跟孩子谈论考试和失败,引导他正视现实。

二、利用游戏进行放松

01-16 阅读全文>

要想解决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这个问题,首先要先弄清楚孩子不愿意沟通的原因。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太严厉,从不在意孩子的想法造成的,那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从父母入手。

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应该怎么做

1、首先父母要明白一个问题:孩子与父母沟通,主要是找一个‘愿意听我说话,懂得我内心感受的人’,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,只想着怎么教育我的老师式的人物。

2、保持足够的耐心。许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,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待孩子,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缺乏耐心与有效的倾听。父母要耐心的做一个倾听者,等孩子说完了之后给予引导,而不是从中打断孩子,强加自己的想法。

3、放下自己的权威。收起“父母是权威”的理念。虽然孩子从小都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知识的来源,愿意从父母那里寻找答案。但是父母不要试图创造完美形象,要懂得放下权威的架子,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。

4、尊重孩子的隐私。一些家长到了孩子青春期、叛逆期,总担心孩子出事,时时刻刻监看着孩子,甚至乱翻孩子的东西,侵犯孩子的隐私。这些都会让孩子叛逆心越来越重,更不愿意和你交流。

12-16 阅读全文>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