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孩子自私自利不懂感恩

孩子自私自利不懂感恩

762
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懒惰自私自利的行为,有时候甚至不懂感恩。对于这种的情况,家长不要急着指责孩子,或者是站在道德点上批判孩子,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孩子,以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。

孩子懒惰自私自利不懂感恩怎么办

1、及时提醒和约束。作为家长,一旦发现孩子有懒惰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行为时,父母的态度一定是坚决的,明确指出,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,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持后,一定会在思想上引起重视,对错误行为改正的机会,也会更大。

2、不能宠溺孩子。孩子不懂得感恩很可能就是太过宠溺孩子了,让他潜意识里认为你们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,所以取消孩子在家中“特殊”地位。在日常家庭生活中,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,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,消除其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意识。

3、给自己留出空间,给孩子承担的机会。面对懒惰自私自利的孩子,家长要减少对孩子事情的包办代替。比如家里的事情,也要让他分担,比如,周末一起打扫卫生,你做饭他刷碗;外出购物时,和你一起分担,而不是你一个人大包小包,他空着手跟随。减少对孩子的说教与惩罚,增加孩子对家庭事务和日常生活的参与度和决定权。

4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。俗话说孩子总会学自己的父母,如果父母能在家里做好一个榜样,孩子也会变得特别优秀。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抱怨,孩子当然也就对生活充满抱怨,也不会懂得珍惜生活,心存感激。所以言传身教,在现在的家庭中是特别重要的,父母要给孩子做好一个榜样。

09-14 阅读全文>

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宠爱下,变得自私自利心很强,这样的孩子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,通常不太和谐,这让父母也感到十分无奈。对于这样的孩子,家长一定要及时教育孩子,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社交关系。

小孩子自私自利心很强应该如何教育

1、让孩子学会分享。有自私心理的人,往往害怕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白白让别人知道和分享,害怕别人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己。而他们不知道恰恰是这种心理导致了他们的狭隘和失败。家长要让孩子时刻记住付出大于索取,可以试着让孩子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与他人一起分享,这样他就可以体会无私的滋味。

2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“特殊”地位。在日常家庭生活中,尽量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,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,消除其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意识。我们在去超市购物之前,要和孩子商量好,当然让孩子参与购物预算会更好。比如,通常只允许孩子买一个他想买的玩具或零食。

3、教会孩子做家务,教会孩子做家务,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绝佳机会;其次,学会做家务的孩子,更加懂得父母的不易,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;当然,学会做家务的孩子,从劳动中获得的幸福感,也是自我价值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。

4、多让孩子做事。对于自私自利心很强的孩子,父母要学会对孩子“计较”一些,例如,平时孩子有好吃的,父母可以要求他分一点给自己。当然,父母在与孩子“计较”,或者要求孩子为自己做事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,不能太随和、太大度,不然,孩子会不当一回事的。只要父母要常这样做,孩子的感恩意识,就会慢慢地萌芽,而且得到强化的了。

09-16 阅读全文>

有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感到烦恼和困惑,就比如说家长面对自私自利的孩子如何拯救?自私自利的孩子只会为自己考虑,不懂得与他人分享,孩子在学习和玩耍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影响。

自私自利的孩子如何拯救

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需求。给孩子买东西,一定要有所克制,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无理需求,或者当孩子看到什么,家长就会毫不犹豫的给予,这样会让孩子对物质缺乏认识。

对于自私自利的孩子,不要溺爱孩子,新手爸妈爱孩子要掌握度,不要溺爱。父母应该让孩子经历、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,磨炼孩子的意志,让孩子懂得感恩,懂得爱别人。

比如说,如果孩子有“吃独食”的习惯,很多家长将家里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都给予孩子,自己却站在一边看着,久而久之,孩子就形成了独享意识,他们觉得这一切“优待”都是应该的。这里我们应该告诉孩子,要学会分享,要告诉孩子自己与别人分享了,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和帮助,这样相互之间才能体贴,才能感觉到温暖和快乐。

对于自私自利的孩子,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勤做家务。父母可以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,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不让他们干活,家务劳动是家中每个成员的责任,所以,父母应该从小锻炼他们做家务活,让他们明白要承担责任,这样可以让你的孩子变得更有担当,更有责任心。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的坏习惯,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,知道关心体贴别人。

07-30 阅读全文>

孩子自私冷漠不懂感恩家长怎么教育?现在的孩子数量少,都是各自家里的宝贝,甚至出现两个家庭一个的孩子局面,孩子可谓是万千集宠爱于一身。然而随着孩子长大,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非但没有变的富有爱心,反而自私自利,对亲人也是十分冷漠。

孩子自私冷漠不懂感恩家长怎么教育?

1、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,让孩子习惯表达爱。

有爱心的人才会感恩,懂得感恩的人才不会自私。父母在孩子面前不需要表现的太过强势和专治。留一点机会给孩子表达爱,让他们学会爱护他人,培养孩子的感恩。

2、多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,多鼓励孩子认识良师益友。

在人与人不断的交流中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,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,也要理解宽容别人的短处。

03-12 阅读全文>

孩子自私不懂感恩怎么办?感恩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,拥有感恩心的人,心态往往比较积极;相反,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心,那么就会变得冷酷无情,甚至以阴暗的目光看待人生。

孩子自私不懂感恩怎么办?

1、不溺爱孩子。

即便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孩子,家人们也不能溺爱孩子。很多父母长辈,有什么好的东西总是先想着给孩子,孩子想要什么就会想办法立马满足。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。而一旦孩子的要求没有满足,就会觉得是家人的错误。

2、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。

父母可抽空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,比如男孩可参加篮球比赛,女孩参加排球赛,这些运动都是需要队员互相配合、互相帮助完成的。让孩子通过活动明白帮助人和被人帮助是多么重要,孩子内心的自私防线会逐渐瓦解。

03-12 阅读全文>

3岁之前,孩子不懂分享,那是正常的,叫“自我”,不叫自私,这是由孩子们的发展阶段特点决定了的。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外部世界,而且通过对外部事物的“占有”,在确定自己的边界和在这个世界的位置。所以,父母应该少贴标签,多尊重孩子意愿。

孩子3岁之后还不懂分享,一般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现问题导致的。

为什么会养出自私自利的孩子?

1、孩子成长早期,父母没有给够孩子爱和关注。

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。通过后续沟通我们发现,这个孩子3岁之前主要由老人抚养,其后父母才开始逐渐卷入孩子的成长,给孩子立规矩。由于父母早期的缺席,亲子间的和谐关系没能建立起来,加上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,多采取命令、指责、批评的方式,更难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发自内心的真情与关爱,亲子沟通自然难以顺畅。

追根究底,孩子抵触的不是规矩,孩子是在用冷漠和抵触行为,表达对缺少关注与爱的愤怒。所以,先与孩子建立和谐的、充满信任的亲子关系,再立规矩才可能有效。孩子也才能更自然、更有爱地与人相处,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和父母对抗上。

03-08 阅读全文>

子不教,父之过。如果你发现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恩,那肯定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。

16岁孩子自私冷漠不懂感恩

教孩子学会感恩,以下四点,家长要注意:

1.自我反省。

在陪伴16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是否有错误的引导或者没做好榜样?有哪些教育方法不太妥当?是否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给予了孩子过度的爱?等等之类,找到根源,及时纠正!

2.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,引导并帮助其改正。

02-14 阅读全文>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